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发布消息称,在2017年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考古工作中,已发现112处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占据独特地位。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项目计划,2017年,该所在辽宁喀左、建平地区开展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并在未来5年内持续寻找红山文化的核心聚落...
1月12日下午至1月14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浙调研文化文物工作。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文化部办公厅主任熊远明等参加调研。 在浙期间,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袁家军,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等分别会见雒部长一行或陪同考察调...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在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和苍南县蒲壮所城文物保护管理所配合下,考古人员在苍南县壮士所城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壮士所城自废弃后,遗址的时间基本定格在明代前叶,为后人研究明代海防所城的建置布局,留下了重要的标本。 考古人员首先做了覆盖全城及其周边辐射区的大面积的遥感测绘和田野调查,绘制1:2000的大比例地形图,建...
1月17日,平湖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完成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丘墩遗址、新埭姐妹桥2处3个点的保护标志牌安装工作。 按照保护标志设计要求,市文保管理所工作人员认真撰写每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字简介,统一审校后交刻碑单位进行排版设计,确保了保护标志内容科学、严谨、准确、规范。碑上注明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历史、价值、公布时间、保护级别等介绍,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平湖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随着春节的临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文物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1月16日,景宁县文广新局领导带领县文保所、文物监察大队有关人员,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坑下桥、东坑上桥,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工作。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文保单位本体的现存状况、文物保护标识牌是否完好、灭火器是否正常等情况。从检查情况来看,各文保单位责任意识较强,总体情况良好。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
昨天是腊月的第一天。进入腊月,农历新年就倒计时了。 在你还没有头绪如何过新年的时候,运河边最有民俗味道的两家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和手工活态馆,已经早早热身,替你张罗好了一切,“春喜”、“年韵”、“祈福”……各种主题活动已经正式预热啦,为市民游客们奉上一场年味之旅。 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 等你来参加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主题活动是以月份为界的。 一月份,是“春...
18日,“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留住乡愁记忆”老物件展开幕式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活动通过讲述运河故事,为“运河沿岸名区”建设注入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著名的国家文化名片。拱墅是杭州段运河古迹保存最完整、底蕴最深厚、资源最丰富的一段。建成开放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5大国家级博物馆,保护修缮了小河直街等3大历史街区,打造了“运河文化...
贝叶梵文《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 7世纪——8世纪 贝叶墨书彩绘 西藏博物馆藏 此《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共47页,每页文字7行,其字体可能为梵文在尼泊尔地区发展的地区字体。每页中央均有附图,描绘释迦八相、观音、度母等,附图两侧还各有装饰带,中间打孔,上下描绘佛塔。古代印度没有纸张,通常将经典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称为“贝叶经”。 1月12日,“祥云托起珠穆朗玛——来自雪域高原的艺术瑰宝...
懒悟(1901—1969),原名晓悟,号照息、奚如,姓张名绩成,俗称莽张僧、河南潢川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著名画家。懒悟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酷爱绘画,其山水、梅花以及金石书法诗词等无一不精,以致被后人评价为“一代画师石和尚”。 他的画作以山水画见长,酷爱大自然,作品大部以描绘大江南北美景为主题,笔底云烟,一丘一壑,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皴擦点染,无不尽在古意遒劲的法度之中,他的绘画,特别重视笔...
提起海上胡若思(1916—2004),人们也许比较陌生,尽管他是上海中国画院的首批画师(相当于教授级别),但因他在上世纪80年代后移居美国,渐渐远离人们视线。然而,胡若思作品时有在海内外拍卖场上亮相,且屡有上佳表现,尤其2006年有多件力作破百万元,最高近600万元,并将不少大名家抛在后面。笔者以为,胡的作品能走俏,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胡若思有深厚的传统功力,过硬的绘画技巧。胡若思九...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万历十六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其富收藏,精鉴赏,书画艺术和绘画理论对清代影响很大。山水画学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不重写实而追求笔墨趣味,古雅秀润。董其昌将古代的绘画技法综合运用,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在笔墨上他是柔和简洁的,追求洒脱秀逸和生拙的笔意,认为这是文人的修养的一种体现。上海博物馆所藏《栖霞寺诗意图》轴(见图),...
名列“四君子”榜首的大品梅花,历来一直深受文人画家的青睐。梅品气格傲然之境,乃其秉性内涵之凸显。画家王冕有“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句,以喻梅品傲然荡俗之气格! 扬补之(1097—1171),南宋著名画家、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江西清江人。扬补之世出名门,乃西汉扬雄(扬雄,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刘禹锡《陋室铭》“西蜀子云...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三大画种之一,凡是以花、鸟、虫、鱼为绘画对象的画,均称之为花鸟画。同时花鸟画中又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本文介绍的这件作品,就是近代著名画家陈大羽的一幅大写意花鸟画(见图)。 作品纵69厘米,横47厘米,质地宣纸,彩墨画,采用写意技法,画有五只小鸟列队式栖于赭红色的荔枝树的枝干上,或休闲,或眺望,或交谈,或吟唱,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画中还表现出南国荔枝丰收一片喜悦的情景...
傅山(1607—1684),字青竹、青主、侨黄等,别号甚多,尤以“朱衣道人”著名。山西阳曲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傅山的书法在17世纪的中国书坛独树一帜,他于真、草、篆、隶无不擅长,并超时代地开创了清代碑学之先河。他喜以篆、籀笔法作书,重骨力,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作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极精妙,被列入...
明末清初之际,华夏文化古都南京聚集了一批优秀画家,他们远离当时艺坛风靡的“四王”复古画格,秉持个性创造意识,坚持开拓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被誉为画坛“金陵八家”之一的明代遗民画家胡慥(生卒年不详,一说约1606年—1664年前后),尽管史上记载不多,但还是颇为值得一书的。 胡慥(一作“造”),字石公,明末留都南京人。据当时文人周亮工《读画录》卷三《胡石公》述云:“石公善啖,(大)腹便便,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